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

湖北监管局

当前位置:首页>工作动态>工作动态

湖北监管局:坚持制度建设主线 不断提升制度建设“四性”

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指出,将“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”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。湖北监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,不断完善制度建设,着力用制度规范做事,形成了用制度管住权、管住事、管住人的良好局面,持续提升内控管理效能,为财政科学管理和财政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。

  一、加强系统谋划,提升制度建设的科学性 

  局党组高度重视建章立制工作,切实履行制度建设主体责任,系统深入谋划部署,以“用制度规范做事”为主线高效推进制度建设。一是高位统筹谋划。多次召开党组会、办公会、专题会研究部署,强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,要求抓紧制定制度、及时完善制度、坚决执行制度,一体推进制度建设“查、改、治、建”。二是完善工作机制。树立抓落实的工作导向,建立“主要领导统筹抓、分管领导重点抓、责任处室具体抓”的工作机制,制定制度制修订台账,明确责任处室、完成时限等,层层压实责任,加强跟踪督办,真正把工作抓实抓细。三是加强自查整改。结合巡视、经济责任审计反馈问题,重点关注内部管理的薄弱点、监管业务的关键点、问题易发的风险点,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,对日常工作中制度不健全、流程不完善、执行不规范的事项进行全面梳理,精准查漏补缺,推动举一反三、系统纠偏、完善制度。 

  二、优化工作流程,提升制度建设的规范性 

  坚持制度制定、修订的过程要规范,加强分析研究,广泛收集意见建议,严格执行审议程序,以流程规范引领做事规范。一是做到有理有据可依。对旧制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,广泛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,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编写制度修订说明,明确修订目标和原则、修订的主要内容、组织实施保障等,为制度修订和执行提供依据。二是做到有法有规可依。新制定、修订的制度要确保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,或符合上级部门规章制度要求,合理、公正、明确且具备可操作性。三是做到有章有迹可循。经修改和完善后的规章制度草案,通过OA报局领导审批通过,经上会充分讨论无异议后审议通过,经正式印发后报部监督评价局备案,确保制发流程规范。 

  三、聚焦“改立废留”,提升制度建设的精准性 

  深入推进制度建设“改立废留”工作,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,让符合新形势、新要求的制度成为规范做事的关键。一是做好“立”和“改”的加法。统筹“当下改”和“长久立”,对优秀经验做法,及时总结提炼、形成机制、固化成果,及时制定、修订一批重大制度、业务制度、管理制度、内控规程,进一步强化党组领导核心作用、提升财政监管质效、夯实内部管理基础。2024年全局共制定、修订17项制度规程。二是做好“废”的减法。及时废止部分不符合当前工作要求或已经过时的制度规程,推进制度建设与时俱进。如,按照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工作要求,在修订预算执行监管实施办法和内控规程的基础上,废止4项制度规程,确保预算执行各项工作有序运转。三是做好“留”的乘法。对经过实践检验、行之有效、符合财政监管实际和财政发展的制度,长期坚持,发挥制度的乘数效应,如,落实现场监管检查报告制度,构建事前提醒警示、事中汇报约束、事后廉政报告的现场监管全流程纪律监督闭环。 

  四、严格制度执行,提升制度建设的权威性 

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。坚决维护制度权威,强化制度执行和落实,营造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良好环境,让制度建设最终体现在规范做事上,不断提升内部治理效能。一是树立制度意识,强化责任导向抓落实。加强制度学习,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制度,推动制度要求落实落地。将制度执行力作为局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,形成“人人遵守制度、事事依照制度”的良好氛围。二是树立规矩意识,强化目标导向抓落实。按照制度履行职责、行使权力、开展工作,自觉依法依规行政,对于监管发现认定的问题事项自觉找政策、找制度,做到有据可依,把自由裁量权降到最低。三是树立清单意识,强化问题导向抓落实。对重点制度进行台账化管理,将制度要求分解为具体任务,确保重要制度有对应工作落实,转化为工作台账清单,对台账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导、跟踪整改,确保制度执行有力、问责整改有效。

附件下载:

发布日期:2025年02月21日